身為男人的你,每天都在看到自己的陰莖,已經很了解它的外觀如何。但對於沒有看過他人陰莖的人來說,可能不知道其實陰莖的形狀也是一門學問。根據美國泌尿外科醫生舒特曼博士(Dr. David Shusterman)的研究,全世界的陰莖基本分為4種形狀,不僅僅是長度和粗度的差別!
陰莖的4種常見形狀
-
彎刀型陰莖
根據舒特曼博士的研究,10%至20%的男性陰莖多少會呈現輕微上彎。他解釋道:「陰莖內的懸韌帶能讓陰莖升至骨盆位置,這條韌帶會使陰莖稍微彎曲。」一般彎曲角度約為5至10度,屬於正常範圍。這是常見的自然現象。
-
大柱型陰莖
有些男性的龜頭部分相較於陰莖體來說較小,形成柱狀結構,這也是常見的形狀之一。
-
大頭型陰莖
舒特曼博士表示,約20%的男性龜頭比陰莖體更大且厚,形成明顯的「大頭」特徵。
-
鐮刀型陰莖
少部分男性的陰莖彎曲角度極大,形似鐮刀。然而,這可能不是好事。舒特曼博士指出,若彎曲角度超過30度,可能導致無法正常性交,甚至是佩洛尼氏症(Peyronie’s Disease,又稱曲甲症)的徵兆,這是一種後天性男性性障礙疾病,需及早注意。
陰莖尺寸與發育的影響因素
關於大家最關心的陰莖粗度和長度,舒特曼博士表示,陰莖的生長狀況主要取決於先天基因。大部分男性的陰莖長度和粗度早在母親子宮內的胎兒時期就已注定。隨著子宮內睾丸素(睪酮)含量較多,陰莖的發育程度也會更好。
不過,男性其實還有第二次「長大」的機會——青春期。一般男性在12歲進入青春期後,體內會開始分泌促性腺激素,刺激睪丸和陰莖增大。
所以,雖然陰莖尺寸一開始就由基因決定,但如果在青春期努力運動和鍛鍊,是否也有機會擁有更好的發育呢?